家庭资本结构视角下高中生高考选科的影响因素——基于“3+1+2”高考选科模式的考察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Subjects’ Selection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mily Capital Structure——Based on the “3+1+2” Mode
刘海峰,韦骅峰,季玟希
摘要(Abstract):
对“双低”、“低经济-高文化”、“高经济-低文化”、“双高”四种家庭资本结构类型高中生在“3+1+2”模式下进行高考选科时所受影响因素研究后发现:未来就业需求等现实因素影响绝大部分高中生高考选科,高校招生专业需求尚有调整空间;教师建议、学校及社会宣传等外界引导因素影响除“双高”家庭学生外大部分高中生的高考选科,应进一步完善选科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;低文化资本家庭高中生高考选科受更多因素影响,需加强选科指导。
关键词(KeyWords): 高考选科;家庭资本结构;“3+1+2”高考选科模式
基金项目(Foundation):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(20JZD050)
作者(Author): 刘海峰,韦骅峰,季玟希
参考文献(References):
- [1] 李木洲,钟伟春.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考科目改革的逻辑转向与未来展望[J].江苏高教,2021,(8):1-6.
- [2] 边新灿.新一轮高考改革对中学教育的影响及因应对策[J].中国教育学刊,2015,(7):16-21.
- [3] 刘海峰.新高考改革的实践与改进[J].江苏高教,2019,(6):19-25.
- [4][6] 方芳,钟秉林.家庭背景对高中学生高考科目选择的影响——基于浙江省的调查研究[J].教育学报,2022,18(1):126-137.
- [5] 刘宝剑.关于高中生选择高考科目的调查与思考——以浙江省2014级学生为例[J].教育研究,2015,36(10):142-148.
- [7][25] 黄晓玲,杨德军.高考改革试点中家长对选科的认识及意向的调查分析[J].复旦教育论坛,2022,20(5):21-27.
- [8][20] 杨倩.高考科目选择与高等教育机会均等——兼论弃考物理能否增加大学入学机会[J].中国高教研究,2022,(2):29-34.
- [9] 禹薇,胡中锋.高考选科影响因素的特征变量研究[J].中国考试,2022,(5):45-53.
- [10] 杨东平.高中阶段的社会分层和教育机会获得[J].清华大学教育研究,2005,(3):52-59.
- [11] 刘志民,高耀.家庭资本、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获得——基于江苏省的经验研究[J].高等教育研究,2011,32(12):18-27.
- [12][15] 薛海平,赵阳.高中生参加课外补习有助于考大学吗?[J].华东师范大学学报(教育科学版),2020,38(5):93-102.
- [13] 布迪厄.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[M].包亚明,译.上海:上海人民出版社,1997:192-198.
- [14] 杨倩.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[J].现代教育管理,2011,(7):22-24.
- [16] 杨秀芹,吕开月.社会分层的代际传递:家庭资本对高考志愿填报的影响[J].中国教育学刊,2019,(6):24-29.
- [17] 王钲甫,白宝玉.家庭社会阶层对高中生自尊的影响: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[J].教育研究与实验,2020,(6):88-92.
- [18] 樊晓杰,林荣日.家庭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实证研究——以我国东中西部10个贫困县为例[J].复旦教育论坛,2021,19(5):81-88.
- [19] 刘海峰,阚阅.融会古今与专注考试:在科举学与高考研究之间——专访浙江大学刘海峰教授[J].教师教育学报,2022,(6):1-10.
- [21][22] 麦可思研究院.2022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[R].北京: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22:49-50,31-32.
- [23] 杜芳芳,金哲.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科目选择意向现状及对策——基于浙江省五所高中的调查分析[J].教育理论与实践,2016,36(8):15-18.
- [24] 张湘一,韩梦琳,周灿,等.高中生选科的自我-他人决策差异:预期内疚的作用[J].心理科学,2022,45(3):635-642.
- [26] ZHANG X,LI S,LIU Y,et al.Gain-loss Situation Modulates Neural Responses to Self-other Decision Making under Risk[J].Scientific Reports,2019,(9):632.
- [27] 程猛,吕雨欣,杨扬.“底层文化资本”再审视[J].苏州大学学报(教育科学版),2018,6(4):52-59.
- [28] 姚昊,蒋帆.家庭背景、学校教师质量如何影响学生学科素养?——基于PISA2018的实证分析[J].教育经济评论,2022,7(5):62-83.
- ① 在本研究使用的2022年“高考改革问卷调查”高中生卷数据中,家庭年收入在60000元以下的占53.83%,60000-150000元的占34.42%,150000-300000元的占8.62%,300000元以上的占3.13%,即家庭年收入中位数为60000元,因此本研究采用60000元作为判断低经济收入家庭的依据。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29975元,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,全国平均每户家庭人口为2.62人,通过粗略计算可得全国每户家庭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78534.5元。但全国平均家庭情况与含有高中生的家庭情况测算与概念有所区别,也与本研究样本的实际情况不符,且经检验以60000元和78534.5元作为划分标准进行分类对结果的影响差异不显著,所以选取60000元为划分低收入家庭与高收入家庭的依据。